未来(Future)股票融资利率怎么算,即从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刻往后算的所有时间,它可以是一个时刻,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。而自人类诞生以来,似乎就对“未来”充满了兴趣,相传姜太公曾作《乾坤万年歌》预言未来,诸葛亮曾作《马前课》预言未来,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更是耗费大量心血,写下《推背图》,预言从唐木运开始乃至火运世程2000千年。
无独有偶,大洋彼岸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无数对未来的预言,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“玛雅预言”,根据玛雅历法的划分,26000年为一周期,我们所生存的世界,共有5次毁灭和重生周期,而2012年便是“第5太阳纪”,届时北半球的生命将会枯竭凋零,文明随之瓦解,人类将迎来“世界末日”。当然了,事实证明,世界末日并没有降临。
但这丝毫没有浇灭“玛雅迷”们的热情,他们认为,当年玛雅人预言的并非“世界末日”,而是指旧时代将要过去,新时代将要来临云云,其他推测在此不表。
而在59年前,也就是1962年,一本意大利杂志也进行了一番“预测”,描绘出了2022年的生活状况,如今再来看这幅图,着实令人惊讶。
如图所示,在繁华的街道上,熙熙攘攘,十分热闹,而道路最中间的人们,则是乘着带有玻璃罩子的交通工具出行,遇到熟人时,他们会脱帽打招呼,接着便继续前行。绘制此图时,汽车早已发明,所以不难推测,作者并不是在预测未来的“新型汽车”,他想预测的,其实是未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,以及科技带来的便捷。
1973年4月,第一部手机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诞生,在接下来短短几十年里,手机以迅雷不及之速进入全球,时至今日,我们几乎已经离不开手机,它被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然而在享受手机带给我们的便捷的同时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也越来越强,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手机进行沟通。
而随着疫情的来临,人与人之间也不得不保持一定的距离,图中的玻璃罩,也象征着我们每天佩戴的口罩。不少网友在看过这幅图后,不禁惊呼:这真是神预测。不过接下来笔者要和大家介绍的另一个发生在中国的预测,则更令人难以置信。
1910年某日,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男人做了一个梦——在梦里,他看到了未来的上海,高楼大厦鳞次栉比,城市里地铁来回穿梭,跑马厅附近修建了大剧院,陆家嘴成为金融中心,他还看到了万国博览会(即世界博览会)在上海召开的情景,只见一座很大的铁桥,横跨黄浦,直筑到对岸浦东……
醒来以后,男人立刻将梦到的场景告诉妻子,妻子听后,笑了笑,表示男人是痴心妄想太久了,所以才做了这样奇怪的梦。
见妻子不信,男人便赶紧拿起笔,把梦中所见之景记录下来,随后,小说《新中国》诞生,书的作者便是小说家陆士谔,后来,他还梦到了许多未来发生在上海的事情,所涉及的领域涵盖了科技、交通、建筑、医学、工业等诸多方面。
当时人们看了《新中国》后,自然是不信,觉得陆士谔不过是在痴人说梦罢了,然而111年后的今天,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陆士谔在《新中国》中描绘的画面,会发现他当年梦见的场景,竟然和今天的真实情况所差无几,着实令人难以置信。
对于“预知未来”的事情,科学家们其实也做出过相关探讨,并得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“预知之道”:比如“统计法”,举个很简单的例子,一个城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,未来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商业街;比如“情景预测法”,即根据人们想要看到的东西,来进行引导,让他们产生心境上的变化,最后相信你的预言,比如古人一直想要实现“飞天梦”,那么你就能“预测”,在未来的某日,人类真的可以飞上天空。
就拿陆士谔的“预言梦”来说股票融资利率怎么算,他之所以会梦到一座大桥横跨黄浦,是因为上海当时来往不便,急需这样一座桥,那么就可以“合理预测”,在未来人们真的打造了这样一座桥。对于世界各国关于未来的预言,各位读者朋友们怎么看?你们相信预言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