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资炒股票 NASA也曾被坑!为什么美国不随大众,使用国际统一计量单位呢?
发布日期:2024-11-24 05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11

配资炒股票 NASA也曾被坑!为什么美国不随大众,使用国际统一计量单位呢?

抓项目就是抓发展,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。我市坚持大抓项目、大干项目、大抓落实,高效率服务项目、高强度推进项目、高质量建设项目配资炒股票,全力以赴把一个个重点项目从“规划图”变成“施工图”和“实景图”,持续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。

活动邀请广宁本地自媒体,主要围绕“百千万工程”建设后的变化、文旅和产业发展情况开展实地走访,宣传推广广宁县红色文化、文旅产业发展等情况,展示广宁县大力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的成效。

这世界上,居然也有中国人玩不转的数学换算。

在美国上学的留子们,几乎每一个都逃不开美式单位的精神污染。

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在中国别人问你有多高,你可以直接告诉他1米8,但是在美国必须要换算成英尺计算,也就是5英尺11英寸。

不对啊!为什么还有11英寸呢?难道说美国的长度换算单位不是十进制吗?

美国还真不是!

中国的度量衡并非一成不变

对于习惯用米、厘米、千米……作为长度度量衡的中国人来说,能够搞清楚一米等于多少尺,一尺等于多少寸,已经够不容易的了。

不过好歹也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度量衡,1米约等于3尺,尺约等于10寸,各级换算不是十进制就是三进制,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算得清楚。

那这么说,古人常说某某英雄好汉身高八尺,岂不是将近2米7了?古代人吃也吃不饱,睡也睡不好,平均寿命都只有四五十岁,真的能长那么高吗?

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,我国的度量衡其实也一直在变化,商周时期1尺大概为16.95厘米,8尺也就是135.6厘米,这身高真的算得上是大汉吗?

别着急啊,汉代的1尺大致在23.5厘米左右,关云长生活在东汉末年,也就是说这位“八尺男儿”身高大致在1米88上下,即使放到现在,也算是相当够看了。

等到南北朝时期,尺的“含金量”不断扩大,逐步发展到了30厘米上下。

后来历朝历代尺的长度都有所调整,不过大致来说,每个朝代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丈量机制。

我国的度量单位为什么没有像欧洲各国一样?英镑、盎司、克、千克混杂在一起呢?

这就要说到我们那位迷人的老祖宗了。

秦始皇对于统一度量衡的执着,并不是在统一六国后才开始的。

早在先秦时期,他就已经着手于国内度量单位的统一工作,在吞并六国的过程中,相对完善且系统的度量衡也一直在坊间稳定推进,二者几乎并驾齐驱,不分上下。

或许是因为始皇帝开了个好头,亦或许是市场流通的硬性要求。此后时光流转、朝代更替,中国的计量单位始终较为稳定,虽然在具体数量上有所波动,但无论是称谓还是进制都相对统一。

一直到现在,我国也是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单位换算制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米等于10分米,一分米等于10厘米,中国人对于十全十美的执着,似乎在国际单位换算之上得到了极大满足。

可是你知道吗?我国自家的单位进制,根本和“十”这个字搭不上边。

你上学的时候有没有疑惑过?“半斤八两”这个成语究竟是怎么来的呢?

按照现在的单位换算,一斤等于10两,半斤就是5两,和8两有什么关系呢?

殊不知,早年间我国用的就是八两秤,也就是说原本斤和两之间的换算进制为16进制。

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,教育部为了防止老百姓混淆单位计算机制,才将斤和两之间的进制调整为10进制。

一个重量单位罢了,真的有必要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各级改革吗?美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那里,他们用实际经验告诉我们,单位换算真的很重要。

16进制还是12进制?

美国的计量单位真的有那么混乱吗?他们用的究竟是哪一套计量单位呢?

这就不得不聊一聊美国的历史了。

15世纪一个名叫克里斯托夫·哥伦布的意大利航海家,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,一路向西寻找神秘的“东方大国”,试图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通。

在那个没有GPS定位的年代,航海定位基本只能靠指南针和星辰,哥伦布确实在往西走,但问题在于他走的太西了。他成功穿越了大西洋,一路走到了美洲大陆。

对于欧洲人来说,他们发现了一片从未被深度开发的埋金地。而对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来说,欧洲人就是他们的噩梦。

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工业制品,也带来了成熟的语言文字,但他们同样带来了杀戮与压迫。最终印第安人被一步步赶到自留地过活,从欧洲漂洋过海而来的白种人,成了这片土地的主宰。

如今这套美式计量单位,其实就是15、 16世纪的产物。

无论是英寸、英尺,还是加仑、盎司,都是英国佬从欧洲带过去的单位进制。

这一套英国计量单位,换算起来有多麻烦呢?

如果量短一点的距离,那么1英尺等于12英寸,也就是30.48厘米。英寸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出现频率还蛮高的,手机屏幕的几点几寸就是英寸,蛋糕、披萨的6寸、8寸、12寸也指的是英寸。

那么测长距离的时候,美国人又用什么单位呢?

英里就是最终答案,1英里约等于1.6公里,好像换算起来也没有那么难,如果我告诉你1英里等于5280英尺,你又会怎么想呢?

正当你以为长度单位已经够混乱的时候,还有重量单位,容积单位等着你呢!

去美国超市里买菜,最常用的计量单位就是磅和盎司,如果非要解释的话,这两种计量单位和中国人嘴里的斤两意义相同,注意是意义相同,不是重量相同。

1磅约等于16盎司,倒是和民国时期的16进制差不多,但是你知道1磅等于多少千克吗?0.454千克。

这些有零有整的数字,根本就没办法进行快速换算嘛!

磅和盎司还不是最让人头大的,你敢相信吗?在不同的场合下,盎司与国际公认度量衡之间的换算机制竟然不是固定的。

一般情况下,1盎司等于28.35克,美国人叫这种盎司为一常衡盎司。

当你在买金银或其他贵金属的时候,盎司的重量可就变了,这时候1金衡盎司约等于31.1034768克。

你以为这就完了吗?药衡盎司有自己的想法,它与克重之间的兑换率,大概在1药衡盎司等于31.1030克上下。

药品金属这种特殊情况都说完了,一个盎司总不可能再折腾出其他妖来了吧?

那你可太天真了,这玩意既可以做重量单位,也可以做容量单位,再度液体容量单位时,一盎司可以等于28.41306毫升。

难怪美国人玩不转九九乘法表,他们这种离谱的换算机制,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噩梦。

当然这还没完,除了盎司美国的容积计量单位还有加仑,加仑与声之间的兑换比例,大概在1:3.785上下,你能算出来一加仑等于多少盎司吗?

既然已经说到美式单位了,不妨再提一句题外话。

你有没有注意过你给毛孩子买的猫粮、狗粮、猫砂,有些在容量那栏写的是多少多少千克,有些则标识为L。

L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明明是容积单位,也就是升,为什么印在包装上就可以代表狗粮猫粮的重量的呢?因为它根本指的就不是容积。

这里的L是LB的简写,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磅。一磅约等于450克,也就是不到1斤,不少商家都会利用它混淆视听,不明所以的铲屎官,没准还以为是自家毛孩子吃的越来越多了。

那些年因为单位闹出来的乌龙

单位换算乱成这样,美国人自己又是怎么搞明白的呢?

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搞明白,买东西的时候电子秤上是多少就是多少,量长度的时候,尺子更是已经标注了英寸、英尺等单位,他们根本不和米、厘米等单位进行换算。

常在河边走,哪能不湿鞋。

1983年,一架加拿大飞机从美国本土起飞,机长测算后认为,加2万千克航空煤油,就可以满足此次飞行任务需要。谁曾想美国机场的地勤人员,根本就没看单位,直接加了2万磅燃油。

按照一磅等于0.4536千克来进行换算,实际加油量都不到航程所需人流量的半程。

果不其然,该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无奈迫降,好在机长还算有经验,最终通过滑行降落在了附近的机场。

就连大名鼎鼎的NASA也被混乱的计量单位坑过,在NASA上班的科研人员来自世界各地,大家本来就被混乱的单位机制搞得头昏脑热,结果NASA居然还不搞度量衡统一那一套。

按理来说,应用在探测器上的计量单位,应该是表示力的那个磅,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多少多少牛。

结果工作人员却在单位名录里面,选择了用作重量单位的磅,最终实验数据能一样就怪了!

你没看错他们的重量单位和力学单位居然也是一样的。

既然这套单位计算模式这么鸡肋,为什么美国依旧不愿换算成国际公制单位呢?

就连最先发明这套单位的英国人,都在21世纪后走上了国际公制单位之路,重点工程项目、国防项目全部用千克、公里,只在少数生活应用场景比如说烘焙、烹饪……还沿用盎司、磅等旧套路。

美国人不是没有对自家单位进行过改革,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于自信,他们的改革力度和改革模式,实在是和众人想象的不太一样。

比如说1英里等于1.6千米,就已经是改革后的结果了。

其实有时候就连美国人也搞不懂,自己为什么要搞这一套奇奇怪怪的计量单位。

或许是因为美国的国际地位着实超然,美国的这套奇怪计量单位,甚至还在潜移默化间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影响,比如说之前提到的屏幕大小、蛋糕大小以及猫粮重量。

除此之外,美式单位马力也成为了发动机引擎系统的最常用单位,咱们经常说某某某发动机的推动动力是多少多少马力,很少看到有人说是多少千瓦时吧?

华夏文明一向讲究兼包并蓄配资炒股票,我们无法干预美国的单位换算机制,如果我们身边出现了美式单位,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,千万不要因为概念混淆吃亏。